![]() | ||
| ||
水林鄉和安國小與逢甲大學合作,學習使用衛星定位系統,製作學校專屬電子地圖,結合虛擬與實境,師生昨天在社區農田定位衛星座標,學生搶著使用GPS儀器,大呼好玩。 和安國小校長黃瑞璋表示,學校配合優質轉型,以「玉米心、溪墘情」為主題,結合社區、學術界,在保安宮主委吳崑皇協助下,借到一塊農田供學校使用,打算種植玉米,讓學生觀察玉米成長,體驗農民辛勞、培養與土地的情感。 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研發EasyMap電子地圖平台,和安國小為縣內第一所合作學校,昨天成員前往和安國小,指導師生使用GPS儀器,紀錄社區景點座標,並用數位相機紀錄社區生態資源,教學童用電子地圖說故事。 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組長賴玉真指出,學習電子地圖使用有助環境教育、地理資訊,透過簡單易上手的網路操作平台,學生可以蒐集資料、設計主題,再將文字、圖片上傳到專屬的地圖部落格,呈現多元化的學習成果。 賴玉真說,推動電子地圖平台,10月13日起將舉辦「地圖嘻遊記、數位科技圖籍競賽」,國小3至6年級學生可組隊參加,主題可為自然生態體驗、社區環境觀察、力行環保節能減碳等故事,有興趣者可上網觀看(ww.easymap.com.tw)。 【2008/09/11 聯合報】 |
南投市五育中學地理科教師黃源誠,利用Google衛星照片,發現台中縣太平市暗影山地形特殊,帶著學生研究,發現暗影山應是隕石坑,最近又研究車籠埔斷層,希望讓Google超強的地圖功能,成為學生研究地理的好幫手。
黃源誠熱愛地理研究,尤其電腦及網路普及後,相關的地理圖片和資訊取得更方便,成為研究的一大利器。他指導學生進行研究,並配合GIS(地理資訊系統)指導學生深入研究地理現象。
黃源誠在搜尋Google地圖上的衛星照片時,發現台中縣太平的暗影山地形相當特殊,是直徑1.8公里的環形窪地,和周邊山形走勢不同,懷疑是隕石坑。
他帶著學生進一步研究航照圖,並到暗影山田野調查,發現當地地層反轉、有巨礫堆積坑外,另有高壓撞擊及高溫的痕跡,另外還有圓弧狀河流;據此研判暗影山原是隕石坑,經過河流侵蝕才出現缺損。這份研究成果,也成了去年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的題材。
黃源誠說,不少學生認為地理課要背文字地圖相當單調,但透過網路衛星地圖照片,原本只是抽象的地理名詞,鮮明生動地出現在眼前,增加學生學習興趣。
黃源誠最近也指導兩組學生,分別對名間鄉的水堀和車籠埔斷層進行研究;學生對車籠埔的盲斷層現象很感興趣,希望透過更縝密的資訊比對,確認盲斷層的範圍大小,有助於周邊土地的規劃使用。